鄭佑生牧師帶領7月使徒腳蹤之旅
鄭佑生牧師帶領 7月使徒腳蹤之旅:希臘、拔摩島、土耳其七教會、奇石區 (十三天)
第一次踏足於伊朗這片地土. 出門前有少許擔心, 是因為報了團才知此地有紅色旅遊警示. 不過也不真是擔心, 因為相信我們是被上帝眷顧的兒女. 在旅程當中很感受到伊朗人的友善與好客! 他們很多主動與我們打招呼, 和我們一起拍照. 他們常常都笑容滿面. 在不同的城鎮參觀他們的大宅, 古建築與名勝. 看到他們的文化頗先進及前人滿有智慧. 印象很深刻是他們建築的風塔, 冰屋與最早期的清真寺避暑的地下室,旅程仍未完畢, 仍很期望瞭解此地的文化, 歷史與民生. 風塔 伊朗最早期清真寺及避暑地下室 read more
「共情的伊朗人」 我是從看一套描述兩兄妺感情的電影「小鞋子」開始認識伊朗,從此以後久不久就看這出自這回教國家的作品,總沒給我失望。它總是對家庭關係有很多细緻的描述;對極權統治下的社會有很多深刻的反思。我常常好奇問是什麼樣的土壤才能養育出一個對人性有這樣體會的導演,拍出如此的佳作。當自己今次親身踏足伊朗,每天都在參觀及走在街上,你就親身體驗到伊朗人那份友善的民族性格;會主動跟你打招呼並有眼神的接觸,甚至要求與你合照後給你有-愉悅和連繫感。這份情操或許與人民從少就有讀詩集的習慣有關,據說人民除「可蘭經」幾乎每個伊朗人都能背誦幾首一位出生於14世紀詩人的作品,當你長期浸淫在哈菲茲(Hafez)及蕯廸(Saadi)對人性的歌頌及批判的詩句下,難怪伊朗人有這共情的性格,你就稍稍明白到為何聯合國都將蕯廸的詩句放在其總部大廳的入口處。 Human being are members of a whole. In creation of one essence and soul. If one member is afflicted with pain,. Other... read more
親愛的團友, 平安! 踏入九月,暑期隨隨完結,今年同樣受著疫情影響,我們仍未能出團。以往每年暑期到訪約旦、以色列、希臘、土耳其等都約有40°C,每天出發時都要做足準備,穿著透氣的衣服、太陽眼鏡、帽子、防曬用品、毛巾、冰水等等,相信你曾於暑假踏足聖地也有類似的裝備。天氣雖然炎熱,每天汗流浹背,但也响往能再次出發。 (閱讀全文...) read more
親愛的團友, Shalom! 不經不覺2020年已踏入秋季,因著疫情對全球的影響,自從農曆新年從約旦及以色列回來,由二月至今,並沒有考察團能夠成行。期望在不久將來能再次與大家踏足聖地,一同學習與團契。 (閱讀全文...) read more
20170628 (2) 終於來到威登堡Wittenberg !第一景點當然是1517年路德釘上九十五條綱領的教會大門,指出當時教廷的謬誤。現在九十五條綱領都刻在門上了!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閱讀全文...) read more
各位團友, 新年快樂!盼望2025年各地的戰爭與天災都能止息,願和平的國度早日降臨。 過去一年的「證主」,雖然日子難捱,但總有恩典。事工上有很多令同工興奮的發展,從教會及支持者口中,我們所做的都能應對當前需要。如一年前為《(不)可能的復和》籌募出版經費,多得各位支持,上月終於面世,給華人教會少有接觸的阿拉伯神學家觀點看復和。 而今年一月,又能與「靈風基金」合作,邀請到黎巴嫩牧者及學者賈希默牧師來港分享「在動盪世界中作主的門徒」。數年前已閱畢他的大作:Following Jesus in Turbulent Times: Disciple-Making in the Arab World,這不是一般的門訓作品,是結合神學、聖經研究及他多年來在苦難世界中為基督作見證的經歷而寫成的。教會也在他的帶領下,在困難的環境中持續增長。 然而,過去一年,我們近乎每個月都經歷現金流不足的挑戰。聖地團仍受中東局勢影響,多項計劃了的行程均未能成團。又因戰爭的影響,成本大幅上漲直接影響每個團的收費。感恩的是,經過同工的努力,分享聖經與聖地相關的課程還能進行。 不過,當我每次讀到在戰火地區合作夥伴的代禱信息,不禁自覺羞愧。我們面對的只是經濟問題,少出一個月糧雖有影響,但與身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更不用說黎巴嫩或加沙的同工相比,我們根本算不上困難。 我今年的聖誕及新年禱告/願望: 野狼必與小綿羊同住,豹子與小山羊同臥;少壯獅子、牛犢和肥畜同群;孩童要牽引牠們。 牛必與熊同食,牛犢與小熊同臥;獅子與牛一樣吃草。 吃奶的嬰孩在虺蛇的洞口玩耍,斷奶的幼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 在我聖山各處,牠們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遍滿全地,好像水充滿海洋一般。(賽十一6-9) 願長久的和平早日臨到!今年再次跟大家一起踏足以色列,聆聽上主的教導,以及當地教會的呼聲。 你的弟兄 Otto 捐獻同行方式: 🉑 Apple Pay / Master / Visa: https://ccl.check.plus 選經常費 🉑 PayMe:... read more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 相信這個星期,當大家走進購物中心,都會聽到悅耳的聖誕歌曲,一家大小都爭相走到聖誕裝飾前留影。不過,跟聖誕節最有關係的國家–以色列,除了幾個以阿拉伯基督徒居民爲主的城市外,都沒有慶祝聖誕節。 (閱讀全文...) read more
各位親愛的團友, 主內平安! 轉眼已到了11月,還有兩個月便踏入2023年,總結在疫情期間3年,大家身邊有了多少轉變呢?這轉變當中,我們如何經歷主恩典?在數算主恩典中,有沒有讓你想起要感謝的人和事? 過去分享的文章中,曾提及一位波斯王古列,他是一位開明及民主的君王,讓被擄的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但由於有不同阻撓,聖殿並沒有完全被重建,而是過了差不多18年後,再由另一位波斯王大利烏,在上任後第二年就下令找回古列的諭旨,讓猶太人再次繼續修建聖殿,經文記載在以斯拉記6:1-2 「於是大流士王降旨,要尋察典籍庫內,就是在巴比倫藏寶物之處。 2 在瑪代省亞馬他城的宮內尋得一卷,其中記著說。。。」 當中提及一個叫亞馬他城地方,這地方今天在伊朗叫哈馬丹(Hamadan)。 這城是位於德黑蘭以西約300多公里,屬高原地帶,冬天有雪,夏天涼快,所以曾是安息王朝及薩沙王朝時期夏宮所在之地,也是古「絲綢之路」通往高加索其中一個重要的驛站。 今天這城已發展成為一個新小鎮,但當中仍保留了一些珍貴的文物遺產,包括:以斯帖和末底改陵寢、雕刻於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希里桑吉石獅、大流士與薛西時期的貝希斯敦銘文石刻、哈格瑪塔那遺址博物館等 雕刻於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希里桑吉石獅 大流士與薛西時期的貝希斯敦銘文石刻 哈格瑪塔那遺址博物館(門口、外觀、室內) 讓我們聽聽蘇冠強博士對亞馬他城介紹: 亞馬他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RE74sFyQIA 亞馬他城 — 大利烏和亞哈隨魯石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BueDbcVZ0 今天提到數算主恩時,讓我想起,很多時候在經歷過程中,我們當前是未必能看到結果(相信古列王也沒有想到大利烏王會延續他諭旨),但當我們認定上帝是天地萬物的主,時間和計劃都在衪掌握內,我們在其中只要緊緊依靠祂,並篤信祂的旨意會成就,這樣就已經足夠我們感恩了。 我來英國不經不覺已差不多8個月,生活上已完全適應,感恩亦開始與當地教會合作,11月及12月分別會舉辦教會歷史講座及聖地講座,如果有認識在英國的朋友,歡迎把以下網站介紹給他們,讓證主的服事能更貼地與在英國的肢體同行 https://ccleurope.org 明白前路仍是充滿挑戰,但感恩上帝的恩典總比人的困難多,很喜歡這首古舊詩歌「我深知相信的是誰」,特別是當中的副歌的歌詞:「惟我深知,所信的是誰,並且也深信,祂必定能夠,保守我所交付祂的,都全備直到那日」與大家共勉之。 以馬內利 Rosanna read more
沒有相關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