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推薦】︰劉進圖先生
「雨傘運動期間,有教會向飢渴疲累的示威者敞開大門,有教會緊緊關上大門,這情景讓人想起斯托得牧師在《獨排眾議的基督》一書中,闡釋耶穌與法利賽 人就入世與避世的爭辯,今日重看,倍覺重要。新譯版由陳恩明牧師翻譯,文筆流麗,名為《為道爭辯-獨排眾議的基督》,劉進圖誠意推薦。」
書名︰《為道爭辯 — 獨排眾議的基督》
作者︰斯托得
翻譯︰陳恩明
《為道爭辯 — 獨排眾議的基督》
【讀者推薦】︰劉進圖先生
A leader is a reader! 很難想像一個成功得力的領袖沒有恒常的閱讀習慣。可惜的是,很多教牧領袖只在工作需要下才拿起書本,如預備查經或主日學,並且多半是工具書。 (閱讀全文...) read more
採訪及整理:方奕楷 牧養信徒,常言要全人關注包括身、心、靈,但當領袖關心自身的成長時,又往往忽略全人的關注,狀況失衡。到底何謂「全人」關注,除了身心靈之外,還有甚麼需要我們關注? (閱讀全文...) read more
「共情的伊朗人」 我是從看一套描述兩兄妺感情的電影「小鞋子」開始認識伊朗,從此以後久不久就看這出自這回教國家的作品,總沒給我失望。它總是對家庭關係有很多细緻的描述;對極權統治下的社會有很多深刻的反思。我常常好奇問是什麼樣的土壤才能養育出一個對人性有這樣體會的導演,拍出如此的佳作。當自己今次親身踏足伊朗,每天都在參觀及走在街上,你就親身體驗到伊朗人那份友善的民族性格;會主動跟你打招呼並有眼神的接觸,甚至要求與你合照後給你有-愉悅和連繫感。這份情操或許與人民從少就有讀詩集的習慣有關,據說人民除「可蘭經」幾乎每個伊朗人都能背誦幾首一位出生於14世紀詩人的作品,當你長期浸淫在哈菲茲(Hafez)及蕯廸(Saadi)對人性的歌頌及批判的詩句下,難怪伊朗人有這共情的性格,你就稍稍明白到為何聯合國都將蕯廸的詩句放在其總部大廳的入口處。 Human being are members of a whole. In creation of one essence and soul. If one member is afflicted with pain,. Other... read more
各位親愛的團友, 主內平安! 不經不覺已11月進入深秋!天氣轉涼,加上季節性流感及新冠狀病疫情,大家要額外小心身體,多加注意保暖,保重。 (閱讀全文...) read more
In my first trip to Iran, l was given a straight reminder that women must travel with their heads... read more
猶太人,神的選民。他們不知道彌賽亞已臨,並以愛回應仇恨,若他們回轉,神仍會大大賜福及使用他們。保羅提到我們這些外邦人是野橄欖,雖然以色列人不信,福音臨到外邦。保羅提醒我們要警醒: 「不錯。他們因為不信,所以被折下來;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戰戰兢兢。上帝既然不顧惜原來的枝子,豈會顧惜你?」(羅11:20-21) 為猶太人歸主禱告,也要警醒度日! (閱讀全文...) read more
親愛的團友, 平安! 相信一向有留意以色列的你,在過去兩三星期也常在新聞看見以巴衝突的報導,在11天的衝突中,造成超過2,000名巴勒斯坦人傷亡,當中約有60名兒童,而以色列約有12人死亡。 (閱讀全文...) read more
在艾斯萊本我們參觀了馬丁路德出生時的房子,及他人生最後講道的聖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hurch)。 其實路德出生後只在艾斯萊本住過短短幾日,他的童年是在另一個城市Mansfeld 度過的。但人生繞了一圈,路德最後在講道途中意外病故於他的出生地。 (閱讀全文...) read more
沒有相關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