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2 月
閱讀好書|心靈抗逆|淨化思緒 在「健康重塑計劃」中你不會失敗,因為每次的失敗其實都是一個學習機會。 《健康重塑計劃》 華理克及但以理小組 紙本書 我們深信閱讀能讓心靈得力! read more
288 月
閱讀好書|心靈抗逆|淨化思緒 《職場箴言‧召命篇》(簡體)楊榮軒 沒有好的健康,也就沒有好的工作表現。健康不但是肉體的健康,也包括 (閱讀全文...) read more
077 月
與你時代同行 思與禱(一):牧者篇 潘怡蓉 處境 從2014到2019,香港的大環境有相當大的不同,這五年的轉變,可說是局勢變化莫測,日日有新事。特別今年六月的幾次大型集會和遊行,令我對這個土地的心靈有更深的體驗。 (閱讀全文...) read more
132 月
【立即報料】 【我要請教】 「親子家庭崇拜」網上資源推介(2) 不少教會在疫症期間停止了兒童崇拜和聚會,牧者、導師和家長們都在四處尋找網上資源,讓家長能在家中與孩子們一同崇拜,並學習聖經教導。以下有三個資源推介: (閱讀全文...) read more
018 月
《紮根於神》曾金發 禱告在門訓課程內的位置舉足輕重。對於認真而刻意的門訓工作來說,若要培育具備靈命素質的神國工人,禱告是至為重要的。作者絕對相信,全球歸主的關鍵在乎倍增能夠起來禱告、深具靈命素質的門徒。這些人紮根於神且能領導人紮根於神。 《把祢放在我心上》迪絲汀 Christin Ditchfield 本書提供六十篇富啟迪性的小品,仿如煩囂中的清泉,有助你反思生命、默想禱告、細嚼神的話語,並應用在生活上。 《這樣愛,原來值得!》費蘭度 此書展示費蘭度(Ajith Fernando)對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精湛演繹與應用,是一部發人深省的作品。「永存不息的有三樣,就是信心、盼望和愛,而其中最大的是愛。」(新普及譯本,林前十三13)耶穌在世時也許沒有佳形美容,離世時甚至枯槁如秋葉,卻以此生展現一份徹底、完備的愛。這份愛召喚我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在世人面前,基督徒的愛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見證耶穌基督那救贖的福音是何等的美。 《回歸——聖言之陶造》楊錫鏘 《回歸——聖言之陶造》是作者楊錫鏘牧師以三分之一世紀回應召命譜寫的聖經教導核心信息,就是聖言基本上是一個回歸的呼喚,叫人歸回天父那裏,活出各自從天父領受的召命。本書是延續上冊《回歸——聖言之召喚》的主題,上帝的道召喚我們回歸到天父那裡,同時亦繼續引導我們經歷生命的陶造。本冊載有二十篇經文的信息,是輯錄楊錫鏘牧師在2002至2007這些年間的部分講章,內容來自中國神學研究院的早會和「安息在周一」等聚會,以及在其母會靈光中文堂主日崇拜的講道。 《職場箴言●召命篇》楊榮軒 在職場打拼的信徒,如何可以笑傲職場? 作者遊走中港兩地,明白兩地信徒在職場面對的挑戰。本書包含不同新聞時事,甚至講座,幫助讀者學習如何將信仰帶進實際生活場景。書後附有小組材料,結合靈修前面的靈修部份,令它是適合上班族個人靈修和小組聚會使用。 read more
026 月
閱讀好書|心靈抗逆|淨化思緒 造物主對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旨意,祂可以讓人透過一個獨特的崗位發揮所長,或讓人在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崗位裡活出「獨特」。 神按照每個人在祂心目中的「獨特」,委派他在不同的角色裡發揮影響力。 撮錄自《領導由心—成熟領袖的六個要素》第1章 辨認呼召 (p.28) 紙本書|電子書 我們深信閱讀能讓心靈得力! 讓我們面對疫風時, 齊來閱讀好書,反思門徒身份和召命; 齊來持續學習,建立內在健康生命; 齊來增值,向社群發揮正面影響力! 願我們一起「心靈抗逆」! read more
106 月
上週,我們在證主臉書專頁上介紹了聖路加堂牧民中心,那裡本來是聖公會聖路加堂,於1951年成立,後來教六會遷往附近的呂明才小學頂層,教會改作牧民中心。在她落成的前後,分別有戰敗軍人和木屋區大火的災民,在附近地區生活。教會就服侍了當時的貧苦大眾。 (閱讀全文...) read more
046 月
閱讀好書|心靈抗逆|淨化思緒 舊約和新約對敬拜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由神這一方主動給予啟示與拯救, 而人作出回應,其回應的方式是要按照神所指示的。 撮錄自《敬拜原來如此》 第21頁 紙本書|電子書 我們深信閱讀能讓心靈得力! 讓我們面對疫風時, 齊來閱讀好書,反思門徒身份和召命; 齊來持續學習,建立內在健康生命; 齊來增值,向社群發揮正面影響力! 願我們一起「心靈抗逆」! read more
2310 月
閱讀好書|心靈抗逆|淨化思緒 人是可以彼此影響的,所以異象可以被傳遞。筆者認識一位扶立者,他之所以開始參與個別栽培的事奉,是因為有另一位弟兄把個別栽培事工的價值向他介紹, (閱讀全文...) read more
183 月
淨化思緒|心靈抗逆 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野心家都有一個共通之處:他們永不會享受一個寧靜的,有條理的內心世界。 (閱讀全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