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過去,一代又來〉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

今天我們走過必列者士街街市,或者只當它是一棟普通的建築物,未必知道背後的歷史故事。
1883年,美籍的喜嘉理牧師於該址創立公理會佈道所(The Congregational Mission Preaching House)。同年6月,孫中山先生於該處接受洗禮,註冊姓名為孫日新,其後,孫中山先生的國文老師區鳳墀據此為他改號為「逸仙」。1884至1886年間,孫中山先生就讀中央書院時,曾於佈道所三樓居住。其後佈道所他遷,舊址拆卸重建,1953年曾改建為必列者士街街市。如今此處已納入孫中山史蹟徑,以紀念有關事蹟。
想像今日街市旁還有行人來來往往,這個情景與聖經裡的一節經文相似:「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傳道書一4)我們當然不可以直接挪用這段經文,它有其原本的意思,聯想起來,只是旨趣有點相似:地點一樣,但是建築物的功能不同,就連其中來往的人也一代一代不同了。
12樓梯街公理堂(P.153) (1)
IMG_0400
#美國公理會佈道所,後他遷至毗連樓梯街的位置,現稱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
在這其中,隱隱然透露教會傳承的思考。佈道所服侍了那個世代,之後遷往別處,繼續完成傳福音的工作。正如今天,很多教會都在為信仰在時代中紮根探求出路,會否有些事情(事工、地區)可以轉換或放棄,只要福音的工作持續?其中的變或不變,除了講求異象和目標,還要其他因素配合,正如《教會變得更像樣》中說:
「創新和學習是有極大的關係,要有能力支持創新,堂會應該有學習的氣氛……這些學習的氣氛,不只是指上主日學、留心聽講道等聖經學習,也涵蓋教會發展、社會動態、時代氣息等不同知識領域,尤其是和堂會異象有關的學習。例如一個小堂會的領導有宣教的負擔,期望會眾有參與,領導者便須安排不同的學習機會,讓會眾有機會知道不同的宣教種類、不同的需要,以至有親身經驗,了解宣教是甚麼回事,然後思想自己可如何參與。有了這種規劃,堂會就有可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思想如何參與宣教,而這參與在這小堂會來說,應該是一項創新。」(《教會變得更像樣》,56頁)
教會面對時代的改變就需要創新,否則就會抱殘守缺,無法適應時代。
延伸閱讀:《教會變得更像樣》
活動推介:7.7「穿梭老教會 傳承新一代」步行籌款
※從西港島老教會歷史,體驗宣教先鋒開拓天國新一頁,
回應需要,改變城巿,教會領袖留下忠心服侍的榜樣※


Existing Users Log In
   
會員註冊重置密碼
會員登入

按下「註冊」鍵,表示同意福音證主協會及關聯機構向本人發放最新通訊。相關 私隱政策 供參考。
會員登入
HK$ - HK$
產品總數量:0
合計:HK$0
沒有相關產品
立即結帳